香港內科及腸胃中心 Hong Kong Medical & Gastrointestinal Centre
腸胃科
  • 上消化道 +上消化道 -
    • 幽門螺旋菌 +幽門螺旋菌 -

      甚麼是幽門螺旋菌?

      幽門螺旋菌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主因,大概有90%的十二指腸潰瘍及大約75%的胃潰瘍跟幽門螺旋菌感染有關。
      如果潰瘍的情況嚴重可能會導致腸胃阻塞、出血,甚至是穿孔,引致腹膜炎。

      消化性潰瘍症狀:
      • 腹部不適(由肚臍至胸骨之間)
      • 隱隱作痛或燒灼痛
      • 通常在空腹(即兩餐之間或夜間)出現不適
      • 情況可以透過進食短暫舒緩
      • 問題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
      • 情況會在數天甚至是數週反覆出現


      怎樣診斷幽門螺旋菌感染?
      1. 血液檢查 +血液檢查 -
        • 抽取血液樣本以作幽門螺旋菌抗體測試,以証明你現在或曾經感染
      2. 尿素呼氣測試 +尿素呼氣測試 -
        • 比血液檢測更準確的測試,可以用作試驗治療的有效性
      3. 糞便抗原檢測 +糞便抗原檢測 -
        • 收集糞便樣本測試幽門螺旋菌抗原
      4. 內視鏡檢查 +內視鏡檢查 -
        • 病者一般會在檢查開始前接受喉嚨局部麻醉及/或靜脈鎮靜劑注射,以減少不適
        • 內視鏡是一支很柔軟而末端裝有微型攝影機的軟管,可以經由病者的喉嚨放入,讓醫生能觀察食道、胃部及十二指腸內部
        • 內視鏡除了可以用作拍攝影像外,亦可進行活組織擷取以作幽門螺旋菌或其他病理檢查之用(活組織檢驗)
        • 如果發現有出血,內視鏡還可以注射藥物以助血液凝固,或以電燒法和鉗子止血

      幽門螺旋菌感染的治療

      三合治療法是醫治幽門螺旋菌感染標準方法,藥物包括:

      1. 克拉黴素(抗生素)
      2. 質子泵抑製劑(胃酸分泌抑制劑)
      3. 阿莫西林或甲硝唑(抗生素)
      療程一般需要10至14日。
    • 胃鏡 +胃鏡 -

      胃內視鏡檢查是一項安全而且不會帶來很大不適的程序,讓醫生能觀察病者的食道、胃部及十二指腸內部。檢查開始前,病者一般會接受局部麻醉及注射鎮靜劑。讓病人在睡眠狀態下進行。檢查時,醫生會把內視鏡經由病者的口部放入。內視鏡是一支很柔軟、可屈曲、末端裝有微型攝影機及光源的軟管(約尾指般大小)。微型攝影機拍攝所得的影像會傳送到顯示屏上,讓醫生仔細觀察器官的內部,並同時進行活組織擷取等程序。檢查過程將收錄於DVD內,連同相關照片及醫生報告會提供於病人儲存。

      什麼時侯要照胃鏡?

      胃鏡檢查用於診斷及治療上消化道(即食道、胃部及十二指腸)的病症,有助診斷:
      • 胃酸逆流 (逆流性食道炎)
      • 十二指腸潰瘍、胃潰瘍
      •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
      • 食道、胃部及十二指腸的息肉和腫瘤


      如有以下的症狀、應考慮做胃鏡檢查:
      1. 胃痛或胃脹感覺
      2. 噁心
      3. 體重無故下降
      4. 胃酸逆流
      5. 胸痛,特別是胸口灼熱
      6. 吞嚥困難
      7. 經常嘔吐
      8. 懷疑有食道及胃部的息肉和腫瘤
      9. 貧血
      10. 胃出血的情況(如大便呈現芝麻糊狀或嘔吐物呈啡色)
  • 下消化道 +下消化道 -
    • 大腸癌 +大腸癌 -

      甚麼是大腸癌?

      結腸、直腸及肛門之癌症(結腸直腸癌或統稱大腸癌)是下消化道的惡性腫瘤。大腸癌是本港常見的癌症殺手。在2010年,大腸癌導致1,864人死亡,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4.3%。

      大腸癌可能出現的症狀有: 排泄習慣改變以致出現腹瀉或便秘等情況、糞便帶血或帶有大量分泌黏液、嘔吐、貧血和體重下降。

      篩檢大腸癌
      1. 糞便潛血檢驗 +糞便潛血檢驗 -
        • 以化學方法檢查糞便有否血液存在
      2. 鋇灌腸造影 +鋇灌腸造影 -
        • 將含有鋇的液體灌入結腸和直腸
        • 然後以X射線尋找不正常的部位
      3. 虛擬大腸鏡 +虛擬大腸鏡 -
        • 透過電腦掃描及電腦模擬程式,提供清晰的大腸影像
      4. 結腸/直腸內視鏡 (大腸鏡) +結腸/直腸內視鏡 (大腸鏡) -
        • 內視鏡是一枝很柔軟而末端裝有微型攝影機的軟管,可以經由病者肛門放入,深入腸道以作檢查
        • 病者一般會在檢查開始前接受靜脈鎮靜劑注射以減少不適
        • 內視鏡檢查同時可切除息肉並進行活組織擷取

      治療大腸癌

      大腸癌主要透過以下的方法治療:
      1. 手術治療
      2. 放射治療
      3. 化學治療(簡稱化療)
      4. 標靶治療
      視乎病情,患者可能須同時或先後接受兩種或以上的治療方法。
    • 大腸鏡 +大腸鏡 -

      大腸鏡檢查是一項安全而且不會帶來很大不適的程序,讓醫生能觀察病者的盲腸 、升結腸 、 橫結腸、 降結腸、 乙狀結腸 、 直腸 、 肛門內部。檢查開始前,病者一般會接受鎮靜劑注射。讓病人在睡眠狀態下進行。檢查時,醫生會把內視鏡經由病者的肛門放入,利用大腸內窺鏡深入腸道,觀察整條大腸是否有息肉或腫瘤。內視鏡是一支很柔軟、可屈曲、末端裝有微型攝影機及光源的軟管(約尾指般大小)。微型攝影機拍攝所得的影像會傳送到顯示屏上,讓醫生仔細觀察器官的內部,並同時進行活組織擷取及切除息肉等程序。檢查過程將收錄於DVD內,連同相關照及醫生及醫生報告會提供於病人儲存。

      什麼時侯要照大腸鏡?

      如有以下的症狀、應考慮做大腸鏡:
      1. 便秘
      2. 腹瀉
      3. 大便出血
      4. 肚痛
      5. 貧血
      6. 想做大腸檢查

      大腸檢查

      定期進行檢查身體,可及早發現身體隱藏的疾病。一般人在踏入45 - 50歲,醫生建議應作定期接受大腸檢查,除了可及早發現腸腫瘤,更可消滅未成癌前的息肉,真正預防腸癌出現。高危險群者高危險群者更應早些作定期大腸鏡檢查。

      高危險群者包括:
      1. 以往有大腸腫瘤者。
      2. 親族有大腸腫瘤病史者。
      3. 有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患者。
      4. 本身或家族多人有各種腫瘤。
       
      腸道準備指引